霍金的独特机器嗓音最适合挑起机器人议题的辩论了。霍金在接受我同事RoryCellan-Jones的访问时警告说,超级智慧机器人也许会消灭人类。这个说法点燃了争辩的导火线。
先前人工智慧似乎只是科幻题材。早在1990年代初期,我在美国空军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实验室进行拍摄工作时,就曾窥见人工智慧的新世界。他们告诉我,实验室的超级电脑要靠手术室里使用的人造血浆来冷却。这种适用人体的人造血浆会冒泡通过电路板,整个冷却系统就像是人类与机器的複合体。
从那之后,人工智慧就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里。在Amazon下单购物,利用Google查资料,尝试让iPhone的Siri功能听懂你在说什幺(虽然常失败),这些都是在与某种初阶的人工智慧打交道。
那幺真正比人类更聪明的机器呢?不只赢在棋盘上,还要在做决策、取得自然资源、甚至生存竞争上也胜过我们?英国牛津大学的团队最近做的调查发现,许多人工智慧专家认为,要到2040或2050年代才有机会製造出与人类相当的机器,其他的科学家则说还要再过一个世纪才有可能。
不管哪一方说得对,大家已经开始争论该如何管控这项新科技。有些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怎幺让未来的机器「思想透明」,以便我们修正异常行为。其他研究人员则是在探究如何设计出可靠的控制系统,才能保证聪明绝顶的机器装置不会成为威胁。
但也有人抱持比较乐观的看法。如果操作得当,人工智慧或许能加快寻找抗癌新药,或是帮助我们找到无碳发电的新方法。新科技多半会面临反对意见,人工智慧也不例外。和往常一样,未雨绸缪总是比较好。
(插画:DEM Illustration)